实验室介绍
一、现有基础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实验室在依托公共管理学院基础上,整合了校内外相关机构乃至国际组织的学术资源正式成立,其定位是中国人民大学教学科研的重要展示基地和高端智库的公共学术支撑平台。历经十年建设,目前已形成较好的软硬件环境与学科基础。
二、功能定位
数字政府与国家治理实验室(公共政策实验室)依托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信息学院、环境学院等多个学院,定位是推进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管理学、统计学、信息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融合,发展数字政府与国家治理研究的研究理论、技术与方法,支撑我国政府数字化转型,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三、主要特色
(1)作为教学的支撑平台,积极为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支持。2014年开始积极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示范中心”。2015年在依托公共管理学院的基础上,以严金明教授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专业教学为基础,建设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平台,并荣获国家级金课。
(2)作为科研的学术支撑平台中重要的展示平台,为学术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2015年支撑信息学院成功申请了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6年支撑法学院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的申请工作;2016年支撑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定量分析研究所金融定量分析系统展示等。
四、标志性成果
(1)初步建成高水平前沿实验室。
实验室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深厚的人文学科积淀,依托公共管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优势资源,借力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已初步建设成为实验教学、技术培训、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公共决策服务的重要基地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具备较好的软硬件环境与发展氛围。
(2) 形成多源多层次数据平台与交叉合作学科体系
实验室依托社会信息大数据统计和大型社会调查方法构建现代化社会经济数据搜集机制,构建了多源数据、多层次社会治理现代化学科体系,充分发掘社会-社区-成员三个层面上的经济、社会、人口、空间、行为特征与倾向等多源数据,为公共治理治理提供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的丰富数据基础
(3) 成功孵化“大数据公共治理”二级学科
实验室持续推进公共管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融合发展,致力于培养新型大数据公共治理人才。2019年,“大数据公共治理”二级学科由公共管理学院、统计与大数据学院、信息学院牵头正式成立,已于2020年正式招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4)完成数字政府与国家治理相关课题
承担了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院士专家座谈会调研——建设数字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对策研究课题。建立了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汇聚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协-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信息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等近20位专家学者。课题组对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情况进行评估、诊断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做好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对策建议。在2020年8月14日在山东省召开的中国科协年会上,靳诺书记代表课题组向山东省委汇报《打造高标准数字政府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报告。